【荐】生产实习报告10篇
在当下社会,报告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产实习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产实习报告1我对我这次生产实习谈谈自我的感悟,经过过去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1、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千万不能与消费者发生冲突,因为与消费者发生冲突再怎样有力也会变成无理,处理不好反而会影响公司形象。
2、针对自我的商品首先消费群体要定位好,并且要能适当的采取一些销售手段和促销活动。
3、不论是做什么活动,必须要对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做活动我们是投入资金的,如果活动做出来了却没有任何效果,那么这个活动不如不去做,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有利于分析消费者的心理,同时还能够察觉活动执行的不足,以便在下一次活动执行是及时改正。
4、一个人的潜力再强也是弱小的,只有充分发挥好团队每个人的力量才能把公司经营好。
5、再小的生意也是生意,不能因为它小就忽视,有时候小生意总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未来的日子,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素养。
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进步的动力。作为一名年轻同志更就应把学习作为持续工作用心性的重要途径。走上工作岗位后,我用心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潜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
第二努力实践,自觉进行主角转化。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透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透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现人的意志。
从学校走向社会,首要面临的问题便是主角转换的问题。从一个学生转化为一个单位人,在思想的层面上,务必认识到二者的社会主角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时代只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而社会实践则意味着继续学习,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时代能够自我选取交往的对象,而社会人则更多地被他人所选取。诸此种种的差异。不胜枚举。但仅仅在思想的层面上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而是务必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主角的转换。
公司现状的一个分析
在这个阶段的学习期间我发现了公司里的薄弱环节,而这些环节我个人认为他是会阻碍公司的进步和更好的房展的。
1、在公司里的磨边车间,磨边人员在会磨边的基础上除了会量外径和看矢高外,其他方面基本不太熟悉。磨边车间的报废率较高其实和他们不会检有一部分关系,首先可能是检测人员一天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去抽检,而是等产品磨了结束或是一个工作时间段才去,这大大会提高不良品的比例。我各人认为我们就应提高检测人员的抽检次数,不该等磨完才去检这个型号产品,检测时如果发现问题能够让工作人员立刻调整机台,避免造成更多的浪费。同时还能够透过培训增加机台操作人员的其他技能,比如学习一部分呢检测技能,他们能够在磨边的状况下自我也能够检产品,对一些没必要的错误能够及时处理。
2、在镀膜车间里是我时间在的最长的地方,在我身边存在的问题也很多。我们公司是以镀膜为中心发展的公司,所以我们的生存基本以此为中心。但是身边我总觉得存在一些不和谐的东西,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本来就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所以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是任何企业中都存在的问题,但是我一向都认为我们能够节约成本而到达给客户降低销售价格,也就是透过成本的节省的这个值和出售价格的下调之间的相互转换。但是透过我的观察我们的成本控制这方面没有做的很好,首先就是车间里的工作人员随便丢产品现象,我觉得如果公司里那个负责对公司东西进行一段时间的盘点就应明白这个问题。因此在计划规定生产的数量内该有个报废比值,就说吧在要求交出多少合格品的前提下允许你报废多少,假如报废多的能够给于相应惩罚,如果没有报废的能够用这个准许报废的比率折算成奖励,但是这要控制好带给基片的数量的准确性。我觉得如果我们有必须的措施来约束就能够大大减低浪费,这样擦基片时也许掉落现象,下玻璃时弄坏,讲话的口水映子都能够很好的控制。
3、企业有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家族企业,为什么?我认为假如身边工作的人都是些老员工或是有必须职位的亲戚朋友这会带动企业后退,我们务必有必须的方式来管理这个问题。不然如果出现问题亲戚之间相互包容,时间久了每个人都养成习惯,对企业来说是十分危险的。
如何提高中小型企业的生存空间
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1.正确的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完善的制度,或不善于运用制度,顾此失彼,工作必然无法展开,制定出大家共同遵守和依据的工作准则,不仅仅保证了成员们行动的正确规范,而且还有利于调动和发挥人的用心性。同时,制定出正确的制度之后,还务必要引导团队成员用心自觉、一丝不苟地遵守制度。用制度来约束人,让员工们一言一行有法可依,有标可考。首先,企业的管理者务必下大决心去推行,企业任何制度都会对员工起着必须的约束,因此多数员工对制度的执行都会产生必须的抵触作用,这是因为他们认识到的是企业对员工的不信任及控制,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就应让每一位员工都明确,任何制度都是促进。制度对工作表现优良的员工是一种激励,对表现差的员工是一种鞭策,所以就应让员工深刻理解这一点。在那里面,企业的管理者就应以身作则,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胸怀。发现缺陷、尊重缺陷并及时解决缺陷。
2.和谐的管理
和谐是一种状态,好的管理状态自然是和谐的。什么是和谐管理呢?首先,管得有理。管理不能强词夺理,更不能颠倒是非。其次,管得合理。日常管理要有理性,危机管理要有理智,冲突管理要立足于理解,避免情绪化、极端化、片面化、绝对化。防止“小事弄大,大事弄炸;”管理过程要顺理成章,管理行为要合情合理。但如果处理不好,它也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管理的目标就是建立和谐,更好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用心性,把企业做大、做强。
3.持续有效地培训
培训就是生产力。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做好了员工的工作,解决了员工的问题,公司才能真正取得长久的成功。能够说,优秀的企业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更是企业成长的生力军和战斗队。同样,成功的企业也都十分重视吸收、培养企业优秀的人才。人才战略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培训对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各级企业管理者的重视。这天,面临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没有人会否认培训对企业的重要性。培训的价值带给企业的不仅仅仅是业绩的提升,培训已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一部 ……此处隐藏22847个字……播种。播种期实际确定在3月20日到3月23日。播种前浇透底水,是10cm以上的厢面土壤湿透,充分吸收水分,达到厢面可见积水,厢边有水溢出为止。待床土浇足水分后,再用“敌克松”粉剂2.5g/m,兑成1000倍液喷或泼施予厢面上,或者用“施保克”、“甲路宁”,杀灭土壤病菌。注意要根据厢数和播种量计算,分厢确定播种量。播种后盖上0.5~1.0cm厚的过筛细床上,并喷清水使盖种土充分湿透。
在苗床管理方面,重点注意以下5个时期:a 出苗期,保湿保温,控制膜内温度不超过35℃;b 立针现青期,开始揭膜炼苗,1叶1心时,大中苗2用“多效唑”喷苗控长;c 二叶期,通风炼苗,促进根系生长;d 三叶期,适时揭膜换气,炼苗控高,追肥促蘖;e 四至九叶期,注意防治秧苗各种病虫害2~3次,施用追肥2~3次。
②机插秧旱育技术其主要技术流程为“精做秧床→配制营养土→铺放衬垫物→铺平底土→均匀播种→覆土→覆盖地膜→苗期管理→起秧移栽”。其技术要领为:按照秧本比1:80~100准备秧田,秧床宽1.4米,沟宽0.4米,沟深0.15米。每亩本田秧苗需70公斤营养土(供约25个秧盘使用)。提前取肥沃菜园土或疏松稻田土浇入人蓄粪尿,并加过磷酸钙1公斤堆沤,然后风干打碎过筛。采用软盘育秧,横排两行软盘,盘与盘的飞边重叠排放,盘底与床面紧贴,确保秧盘不变形,不翘边角,在衬垫物上铺平底土,厚度为1.8~2cm(约2.5公斤营养土),铺好后,用木条刮平,铺土后用洒水壶浇湿底土。每个秧盘(58cm×28cm)播种60~80克,播种时要按床或秧盘面积称种,做到细播,匀播,分次播。以已经备好的未加状秧剂的营养土覆盖种子,盖土厚度以不见中种子为宜。竹片起拱,竹弓间距100cm,弓高40—45cm,盖膜。播种到出土前,一般不灌水,播种到两叶前,膜内温度控制在25℃以内,温度过高,应通风降温;两叶期开始看天气通风炼苗,在3叶期左右彻底揭膜;出苗后,视旱情洒清(粪)水。为防止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在两叶期钱喷药1—次,移栽时尽量减少秧块搬动次数,做到边起边运边移栽,保证不变形、不断裂和不伤苗。
2、参观水稻机械化栽插大田、高产示范田
机插秧群体起点低,栽插适宜基本苗的情况下,应当适当降低栽插穴数,以保证群体优化。插秧机行距固定为30cm,通过调节穴距,一般亩穴数为1.4万-1.9万。在我省条件下,一低密度1.45万更加有利。同时要提高栽插的均匀度,减少漏插率。漏插率与秧块质量、成苗的多寡、抓秧量、插秧机性能、机手操作熟练程度诸多因素有关。
机插水稻的大田整地质量要做到田平、泥软、肥匀。机插秧移栽的时候,秧苗小,大田平整度要求不高。通过旋耕机、水田驱动耙等耕整机械将田块进行平整,达到田面平整,全田高低不超过3cm,田面“整洁”,无杂草杂物。
机插秧由于受到育秧质量、机械和整天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会存在一定空穴。因此要留有部分秧苗,机插后及时进行人工补缺,以减少空穴率和提高均匀度,确保基本苗数。机插时水层深度为1-3cm,有利于清洗秧爪,不漂不倒不空插,具有防高温、蒸苗的效果。机插秧苗小,以浅水湿润灌溉为主以利返青成活。
3、参观汀沙工厂化育苗基地
水稻机插栽培技术是一项集农机 、农艺相结合的机械化高产栽培模式,而育秧是机插水稻高产栽培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在自然条件育秧下,雨水、病虫危害等容易影响秧苗质量、秧板质量、栽插质量 ,从而影响机插秧的推广与应用。工厂化育秧能较好地规避不利条件,提高播种质量、秧苗出苗率和秧苗素质现已成为发展机插秧的有效手段。
基本流程:
①种子处理:主要包括脱芒、晒种、选种、浸种、消毒等前期处理。脱芒的目的是把芒和小枝通过机械和人工脱掉,以保证播种机播种均匀,并达到苗盘基本粒数。
②控温催芽:主要设备有破胸催芽器和脱水机。破胸催芽器是用于水稻种子的消毒、浸泡及破胸催芽作业的机器,是水稻工厂化育秧不可缺少的设备,一般由盛种装置、自动循环水系统和自动控温系统三大部分组成。也可用传统方式浸种,利用温室控温催芽。脱水机的功能是通过筛筒转动去掉稻种之间的水分和表面水分,使稻种达到外干内温程度,保证播种均匀度。
③联合播种作业:包含播土、播种、覆土、淋水作业,所用设备为联合播种机。播种作业是水稻工厂化育秧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包括水平传送秧盘、铺撒床土、刷平床土、喷水、播种、覆土、刮土等流水线作业,水稻育秧穴盘播种是工化育秧的核心设备。
④温室控温催根立苗:该环节是将已经播种覆土后的苗盘在秧架上叠放后,在温室30℃的蒸汽恒温条件下,经过48h,使盘内种子长出10~15mm白色嫩芽。采用加温加热装置和温控器是工厂化育秧不可缺少的设备。
⑤炼苗管理:简易工厂化育秧盘采用田间小棚炼苗(大棚炼苗耗费高昂、管理难度大),一般经过6~8d后即可揭膜露绿。期间须加强发芽出苗的观察与管理,营造秧苗生长的良好环境,控制好温度和水分,并适时催化炼苗,使培育的秧苗整齐健壮,为大田栽植提供素质优良的合格秧苗。
技术特点:
①由于能在室内控制育苗前期的环境条件,为秧苗生长创造适宜的人工环境。提早播种育秧,使水稻生长积温能有效增多,培育的秧苗素质好,同时也有利于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抵御自然灾害,特别对减轻低温冷气作用显著。
②工厂化育秧和大田栽插的配比关系可达1:40,育秧占地面积小,节约秧田,与育秧技术配套应用。播种精选加工处理和稻种人控温破胸催芽等技术,种子用量减少,比常规育秧省种、省秧田、省工。据统计,采用工厂化育秧每hm;大田可节省稻种0.25kg,节省劳动力2人,平均增产25kg,增收节支效果明显。
③按工厂化育秧的一条流水线及配套设施约投资8万元,一般5年左右可收回投资,关键是提高效率以及利用率。
七、实习感悟
经过一天的郫县之行,首先感谢老师们为我们争取到这次机会,也谢谢任老师、孔老师以及几位师兄师姐认真的讲解。我获得的感悟颇丰,但是心里最想对老师表达的是,我很希望在大二甚至是大一的时候就能有这种对现代农业最直观的接触,如果更早的接触,我想更多的同学会对农业更感兴趣,更加相信农业大有可为,也会对教材书本里的基础知识学习地更加认真,因为大家会对未来的就业更有信心。
本次实习,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还有郫县韭黄生产合作社。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代表的是现代化的农业公司,我相信我们农学专业的同学,以后会有一大部分要投身类似的现代化农业机构,我们会为这些农业公司奉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同时成就自己的价值。
韭黄生产合作社为我们揭示的是:“未来谁来耕地”的问题,将农业以类似工厂的方式重组,将会吸引大批失地农民和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就业,既创造了大批的就业岗位,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大幅提升了农产品的竞争力,使得优秀的地标农产品有了走出国门的可能性。同时,我相信:正如合作社经理所说,这正是大学生创业的的好途径,在大有可为的农业领域,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大家付出努力的好方向吗?
文档为doc格式